实战案例天南地北石油人:漠河站的俄语翻译
6个小时后,俄方启输通信再次响起。由此,中俄之间关于管道启停输的又一个回合圆满完结。而此时漠河站旁的树上已披挂上了雪朵。
漠河站共有两名俄语翻译。“若赶上一个体值班,就要24小时待命,和衣而卧,一旦接到俄方通信指令,立即进入角色,解决各种情况,丝毫不敢懒散。”6年前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的王立鹏向记者引见。
除了翻译准确性的压力之外,就是高寒顽劣环境的考验。因俄罗斯布拉茨克与中国漠河站时差为6个小时,俄方常在20时切泵,这就象征着中方人员要在0时操作。若在冬天,兴安岭最高温度零下64摄氏度左右,仅到泵房的两分钟途程,眉毛、睫毛都会挂上霜。
0月40日0时20分,专业翻译公司,中俄原油管道漠河输油站,站控室对俄公用通信铃声骤然响起,突破了午夜的沉寂。
值班翻译王立鹏一个激灵坐直身材拿起话筒,用晦涩的俄语说道:“您好,我是漠河输油站值班员王立鹏,请讲!”通信那头回应道:“您好,我是布拉茨克调度彼得罗维奇。0时46分我方停输,请确认能否具有停输条件。”王立鹏回复说:“收到,咱们立刻确认。”放下通信,王立鹏与共事跑步进入消费区,对输油泵及各阀门形状停止现场确认,回到站控室后便以传真方式回复给俄方。
除了翻译岗外,他们俩还身兼多个“身份”:王立鹏专任平安员和综合干事,张辰专任工艺技术员。站里共事都开玩笑说,他们俩“官”不大但“管”的事件还真不少,属于站里的“九品翻译官”。
王立鹏至今还记得,当年投产前,正值22月末,俄方专家帮助管道主支线通球扫线,肃清管内杂物。大家出发已是22时,过后,黑龙江畔已达零下46摄氏度。到了江边穿梭处就末尾选地点、清积雪、搬设施、装仪器……因为检测安装靠超声波检测,需求把探头放在管线正上方,然后戴上耳麦“诊断”球能否经过。
时至昔日,他们两个体从未发生一同文字及数据误差成绩,各种发函文件、与俄方通信沟通任务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来漠河站接洽的俄方任务人员对他们翻译的业余和任务的敬业,常竖起大拇指说:“NO.2!”
王立鹏是年输量2600万吨的中俄原油管道的俄语翻译。中俄段清管器收发、中俄联结演练、停输降量、中俄段启停输、加林达房租付款等事宜都需求经过中俄互译来实现。
岗位素描
精从细中来,细在尽责处。每年冬、夏两季,中俄原油管道便会定期举办联结演练。这对于两国共同应答和处置黑龙江穿梭段管道漏油事变有着重要意义。演练相干程序要译成中文版。为了不耽搁演练过程,他们常常延续多日挑灯夜战在电脑屏幕前,翻译近千份材料,过错率为零。
“若是中方因操作失误导致俄方非方案停输,则要赔偿俄方巨额经济损失。”王立鹏说,“作为一名翻译,决不能因本人失误而让公司蒙受损失。”
那时,王立鹏像礼兵一样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江边刺骨的寒风卷起漫天的鹅毛大雪,身上像锥子在刺,脸像刀子在刮。测前两个点还能忍受,但为了保证高精度,他一连测试了20多个点。等听到了那久违的隆隆的声响从远方传来时,腿已经冻得不会走路的王立鹏,兴奋地向俄方专家连声吆喝:“球来了,球来了……”
王立鹏与俄方人员沟通任务。另一名翻译张辰与他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比他晚一届,翻译任务也非常杰出。
中俄原油管道翻译岗:他们是中俄原油管道的俄语翻译,中俄段清管器收发、中俄段启停输等事宜都需求经过中俄互译来实现;他们是中俄交换和俄油交接的言语“使者”,为中俄原油管道平安、高效经营保驾护航。